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图象
⑵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作出
图像,他可能作出图2中_____ (选填“甲”、“ 乙”、“ 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⑶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图像,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钩码的质量
_____。
(4)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π2=9.86)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
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 x,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伏安法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0~10V,内电阻约20kΩ);
电流表A 1,(量程0~500mA,内电阻约20Ω);
电流表A 2,(量程0~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2A);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250Ω,额定电流为0.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
开关及若干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I-U图线.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
(2)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选填器材代号).
(3)请在如图甲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图乙中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0~3 V,3 kΩ)、电流表(0~0.6 A,0.1Ω)、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以上。
(1)他们应选用图中图所示的 电路进行实验;
(2)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图所示U-I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R随温度T的升高而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已知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标有1.5 V字样,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求出小灯泡在1.5V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 W,电阻是 Ω。
为了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
A.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为2 V,内电阻约为1 Ω)
B.电压表V(量程0~3V)
C.电流表A(量程0~0.6 A)
D.滑动变阻器R1(0~40 Ω,额定电流为2 A)
E.滑动变阻器R2(0~1 kΩ,额定电流为0.1 A)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还要方便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 。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右图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U-I图象。
U/V |
1.95 |
1.86 |
1.80 |
1.54 |
1.64 |
1.56 |
I/A |
0.05 |
0.15 |
0.25 |
0.35 |
0.45 |
0.55 |
(3)根据所画的U-I图象,求得被测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Ω。
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的大小并同时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同时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根据记录数据计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分别描绘了a、b两条U-I图线,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的表达式:________;
(2)小灯泡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选填“a”或“b”);
(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该电路中小灯泡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