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后,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害虫取食后,因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尝试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很可能是在茎叶细胞的    处合成的。
(2)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内,使玉米形成新的性状,这种变异属于      
(3)玉米获得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产生蛋白酶抑制剂,这一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为          
(4)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     。说明理由:                      
(5)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道理吗?   。试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鼠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弯曲尾(B)对正常尾(b)为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弯曲尾
正常尾
弯曲尾(♀)∶正常尾(♂)=1∶1

实验二:
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说明: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B基因不表达,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②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尾形的遗传符合定律。
(2)培育该转基因小鼠,需运用技术,将含有外源DNA的体细胞核与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经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未配种的代孕雌鼠的内发育。
(3)遗传学家认为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4种可能(见下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
④若子代,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

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条件下的毒性更强。实验中需要使用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
(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________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________,
培养10 min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________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
米银,小球藻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约为mg/L·min溶解氧。
④综上研究,可得出实验结论:

下图为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的一头携带转人赖氨酸基因的克隆牛“织女”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克隆牛“织女”的诞生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
(2)实施基因工程包括四个基本操作步骤,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实现②过程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
(3)现有-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酶EcoR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说明此DNA分子为_______(填“线性”或“环状”),用KpnI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I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请绘出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的示意图:_______(请在图中标明限制酶的类型、酶切位点和碱基长度)。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1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分析回答:



图1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 。图1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 ,①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有 (至少答2点)。

(2)科研人员发现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小鼠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小鼠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对杂种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基因关系分析的结果如图2。据此推测,2号染色体上有 基因,能无限增殖的各种细胞系有
(3)在④之前要进行抗体筛选的目的是 ,在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 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2012年10月8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使人类对细胞和器官发育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转入特定基因,可将体细胞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体细胞。下图是应用iPS细胞技术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技术流程。请回答:

(1)过程①是在体外分离患者的体细胞,需要用_______处理,才能分散成单个细胞;在培养患者体细胞时,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以防培养过程遭受细菌的污染。
(2)过程②是利用病毒,将4个目的基因(Oct4、Sox2、Klf4和c-Myc)导入患者体细胞,使其转化成iPS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迅速扩增4个目的基因的常用技术是_______。然后将4个目的基因与逆转录病毒结合,再将其导入患者的体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逆转录病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与过程③的遗传学原理相同的过程是过程_______
(4)过程④的本质是_______
(5)过程⑤用于移植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的遗传物质与患者的遗传物质相比,其特点是:______;用于移植治疗时,是否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