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遗传病家系图。请根据具体病例分析回答:
(1).设Ⅱ-1、Ⅲ-2为甲病患者,其余均正常。则甲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病;Ⅰ-2参与受精并形成Ⅱ-2的正常精子占总精子的概率是 。
(2).设第Ⅱ代中仅Ⅱ-3为红绿色盲(b基因控制)患者。则图中一定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是 ;Ⅲ-3的基因型为 。
(3).若上题假设成立,且Ⅲ-2患有甲病,Ⅲ-3不携带甲病基因,则Ⅲ-3生一与Ⅲ-2表现型相同的孩子的概率为 ;所生孩子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正常的概率为 。
(4).设Ⅱ-5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Ⅱ-4正常,则他们的儿子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若Ⅱ-4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且其双亲中只有一方患有此病,Ⅱ-5正常,则他们的女儿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Ⅰ.根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___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把取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入0.9%的生理盐水中,是为了_________,而不是放入蒸馏水中,使细胞吸水涨破;
(3)把以上烘干的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从以下A、B中选)。
A.先放入8%的盐酸中水浴加热处理后再做下一步操作
B.先滴加混合染色液处理后再做下一步操作
Ⅱ.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斐林试剂使用时注意应在________后再注入试管,该试剂与还原糖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
(2)在进行脂肪的检测时,要用50%的酒精,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下列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是
A.还原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D.淀粉的鉴定
如图为蓝藻和细菌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看,A、B均属于___________细胞;从代谢类型上看,A细胞内因含有________,属于自养型生物;B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__________的异养型生物。
(2)蓝藻与绿藻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这也正说明了细胞的____________性。
(3)蓝藻细胞在结构上不同于绿藻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细菌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__,与酵母菌相比,细菌的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的特点是_________。
植酸酶,是酶的品种之一,在动物饲料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植酸酶能分离出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盐)结合的其它营养物质。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 ,最终通过改变植酸酶的 ,再通过基因工程得到新的植酸酶。
(2)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 方法转入猪的 中。将早期胚胎培养至一定时期通过 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4)若这些转基因植物被推广种植,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该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
(4)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 。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 、 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 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 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 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 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 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A 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 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 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 的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