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
⑥ |
⑦ |
|
|
⑧ |
|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
(8分)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G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乙为__________。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过程中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请填编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形成化学键
D.燃料燃烧,
E.酸碱中和
F.炸药爆炸
(2)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的是(填编号)
A.硫蒸气 B.硫固体
(3)已知: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稀溶液中1molH2SO4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kJ/mol。
(4)已知H2和O2反应放热,且断开1molH-H、1molO=O、1mol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填编号)
A、Q1﹥Q3,
B、Q2﹥Q3,
C、2Q1+Q2﹤2Q3,
D、2Q1+Q2﹤4Q3
E、Q1+Q2﹥Q3
F、Q1+Q2﹤Q3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A |
有三个电子层,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 |
B |
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
C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
D |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
(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用电子式表示BD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元素D与元素A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D,下列表述中无法证明这一事实的是(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D的单质和A的单质状态不同
b.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和A的单质都能与钠反应
d.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弱于D最高价含氧酸
e.D单质能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单质
(3)X是由A、B、C、D四种元素中的某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能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反应条件和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①若Y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把Y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加适量H2O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X是金属单质,则Z→W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8分)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启发了人们在周期表中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
(1)人们可以在周期表里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找到半导体材料。
①下列单质中,只有一种物质不能做半导体材料,该物质是
A.Si B.Ge C.S
②Ga和As可以形成一种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性能比硅更优越。Ga位于周期表的第ⅢA族,As位于周期表的第VA族。这种的新型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致冷剂应该低毒、不易燃烧,性质稳定。致冷剂氟利昂(CF2Cl2)是科学家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沸点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开发出来的。
①氢化物的易燃性:
第二周期____________>>
;第三周期
>
>
>
。
②化合物的毒性:_______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尽管现在我们知道,氟里昂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但科学家的这种研究思路还是值得肯定的。
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的是(填序号) 。
a.C7H12O2b.C6H14c.C6H14Od.C7H14O3
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2)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
②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填名称)。
(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中有三个峰,且峰面积比为3:2:1。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