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品读。
诚实的孩子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特别活泼好动。
有一天,爸爸外出没在家,华盛顿把爸爸用惯了的一把小斧头握在手里,胡乱砍着玩。他一会儿在这试试,一会儿在那砍砍。玩着玩着,他来到花园的一株小树下,叫着:“来吧,让我在你身上试试。”说着一斧头砍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被砍成了两截。这下小华盛顿可闯了大祸。被他砍倒的这棵小樱桃树,是爸爸买回来的优良品种,用来做试验的。
不久,爸爸从外面回来。一眼望见他最心爱的树被砍倒,他气坏了,大发雷霆:“是谁砍了我的树?要是让我发现是谁,我要,我就要……”他脸色铁青,嘴唇直哆嗦。小华盛顿的心里在激烈地斗争着。终于,他鼓起勇气,慢慢走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请您惩罚我吧,这事是我干的。我是想试试这把斧头是否锋利,所以就,就……”小华盛顿喉咙哽咽了,他惭愧地低下了头。爸爸见儿子在错误面前这样诚实,转怒为喜。他一把搂住儿子,非常激动地说:“我的好孩子,爸爸非常喜欢你的诚实。我宁愿损失掉一棵心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我的儿子说一句谎话。”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锋利( ) 特别( )
激烈( ) 惭愧( )
(2)爸爸转怒为喜的原因是什么?
(3)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爸爸“大发雷霆”的语句,并想象当时爸爸的面部表情,画一张面部表情特写(画在下框内)。
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身体的残疾日益加重,()霍金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扎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他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力学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者宇宙的起源。
(1)给加点字注音。
(2)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4)文中画横线句子在全文中起的是()的作用。
(5)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
(6)“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这句话中“站”字为什么要加引号?
()
(7)短文通过那几件事来说霍金是挑战命运的勇士?(4分)
( )
法国著名作家生性风趣幽默。在英国流亡期间,他写成著名小说《悲惨世界》。他把小说稿投寄给一家出版商。可是,寄出的稿子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音,不知出版商如何打算。于是,他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很大的“?”,一个字也没写就寄给了出版商。没隔几天,出版商回信了,上面也是一个字都没有,只画了一个“!”。
他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惨世界》很快就出版了,并且销路很好。
读故事,写出“?”和“!”的意思。(2分)
(1)“?”:
(2)“!”: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你误入歧途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 )。”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2)母亲对我的评价是(),这是()的爱,父亲对我的评价总是(),这是()的爱。
(3)作者认为当初自己很幸运是因为()。
(4)文中画线处的“这个”是指(),作者认为“不全面”的原因是()。
学会看病
儿子长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呢?”他问。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我坚定地说。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要记住,到医院,先去挂号,然后在门诊门口等候,当医生给你诊断时,不要紧张,看完病,医生还要给你写病历,最后医生根据病情给你打针。”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您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我的心立刻就软了。是啊,孩子毕(竞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他挣开我的手,说:“我自己去。”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以后再按图索骥。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豪)无疑义地断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看病了。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儿子骄傲地宣布。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mó mé)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
孩子,不要埋(mán mái)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
(2)“疑”字的音序是。“虚”字是结构。如果“普”字不认识,应该用
查字法去查字典,部首是。
(3)下列句子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请选择恰当的答案。
A.疑问 | B.反问 | C.烦躁 | D.自豪 |
①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呢?()
②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③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
④妈妈,您不要说了。()
(4)文中“孩子”在医院看病的顺序是:
a.挂号——b.——c.诊断——d.——e.打针
(5)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就为了,表达了
。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来,就会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 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 “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了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喜出望外: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坚决()反义词:快活()
(3)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用“”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5)请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7)“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