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品读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当没有大风、而且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穿云霄。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1)选文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请你从选文中找出描写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写在下面。
(3)选文第3自然段中加点的字有什么作用?
(4)第4自然段写的是刘老师有一次故意把线拐撒脱手,然后蹦着去追赶的情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信息袋袋裤。
(1)“小桥流水人家”是马致远《__________ __》中的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____。”这是一首______,全文以景物串联而成,最后一句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谢冰莹,原名,1906年出生于新化。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作家。代表作有:《》、《
》、《》、《》、《
》。
精彩赏析阁。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1)文中写了、等地方风景。
(2)“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是指
(3)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描绘短文,你该如何说?
课文回眸室。
《小桥流水人家》的作者是,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写出了“我”。
语段赏析屋。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1)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
第一个词语写出了溪水的特点;第二个和第三个词语写出了垂柳的特点;“悦耳”写出了的特点。
(2)这段话有些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画上横线。
(3)这段话写出了。
(4)请你根据课文的描述,把作者的描述画下来。(请另附纸)
(5)请你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运用恰当的手法,写出景物的美丽。
课外类文阅读。
湖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 )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 )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绿得这样美。我凝( )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随着湖波漂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你看到湖面上的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 ”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把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填入括号里。
(2)联系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竞相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文中的“礼花”指________;“礼炮”指____________;“玉花”指________;“掌声”指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本文的过渡句。这个过渡句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用“____”画出第6自然段的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