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聚族而居的“活标本” 许珍
北京时间2008年7月7日晚,世界遗产委员会投票通过了最新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次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的“福建土楼”,由永定、南靖、华安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专家们指出,“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
土楼的建筑材料是黏土、杉木、石头和竹片。一来闽西一带生土黏性强,作为建材干后很坚硬;二来客家人在宽厚的墙体中加入竹片和杉木,它们能起到牵扯的作用;三是房屋主体采用土木结构,巧施穿斗方法,整体更加稳固。另外一些大户人家还在墙泥中搅拌了糖、蛋清、糯米等黏性物质,犹如给整堵墙注了一剂强力胶,使之固若金汤。
这样的土楼具有抗震、防盗和冬暖夏凉等优异性能。它巍峨、凛然,堡垒式威严的外观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但内部却温馨、亲和,每个房间都用纤细的木构件组成,居住空间对内院开敞,便于交流和互助,从而让人备感亲切。和其他经典民居不同,“福建土楼”至今人丁兴旺,相处和谐,文化繁荣,是客家人族聚生活形态的“活标本”。
天人合一是福建土楼的又一神笔,体现了客家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理念。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土楼的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人文景观。这里,建筑材料取自大地,荒废时又回归大自然,是早期环保节能型生态建筑的经典。这种节约型和节能型的建筑与规划模式,在钢筋水泥不断肆虐和步步紧逼的今天,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和启示价值。
客家土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乡村社会。作为乡土建筑,土楼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单体建筑的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上,也表现为土楼之间形成的整体性的、群体性的家族聚居的模式上。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出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这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是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是群体文化模式的见证。
土楼的居民们享受着安详的幸福,但是,在现代城市无休止扩张、农田山林不断被毁的开发时代,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古人的文化遗产所告知我们的人生哲学和生活伦理。下列选项中有关内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由永定、南靖和华安三县的土楼组成的“六群四楼”(共46座)统称为福建土楼。 |
B.土楼以黏土、杉木、石头、竹片、糖、蛋清和糯米等原料为主要建筑材料。 |
C.“福建土楼”至今人丁兴旺,相处和谐,文化繁荣,是客家人族聚生活形态的“活标本”。 |
D.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所告诉我们的人生哲学和生活伦理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省。 |
“土楼具有抗震、防盗和冬暖夏凉等优异性能”,形成土楼抗震能力强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
请结合土楼“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牛奶真的喝得愈多愈健康吗?
吴永志
①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饮食之一。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二,是“国际牛奶日”。喝牛奶的好处如今已越来越被大众所认识。虽说牛奶好处很多,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牛奶“危害”的研究不断出现。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单位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研究称,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卵巢癌发病率。去年9月,日本山梨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佐藤章夫在《产业医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芬兰人和瑞典人虽然比日本人多喝了4.5倍的牛奶,但却更易骨折;过量饮用牛奶或吃乳制品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塞。他还怀疑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都与牛奶中的激素有关。这些不断提出的许多新的健康观念,提供给了我们另一种反向的思考——牛奶真的是喝得愈多愈健康吗?
②事实上,英格兰医学报刊在1992年7月30日,曾刊载了一篇卡尔兹莱诺医生的研究报告,报导中指出牛奶中有一个相似胰脏乙型细胞的蛋白肽,会激发第一型糖尿病的病症。北欧的瑞典学者,也曾经针对6万名38到76岁的妇女,连续追踪13年,发现每天饮用四杯以上乳制品的妇女,罹患卵巢癌的几率比每日喝二杯牛奶的人多出两倍,一天喝二杯以上牛奶的妇女,罹患卵巢癌的几率比较少喝或没喝乳制品的妇女又多出一倍。
③2001年哈佛大学发表十一年的追踪报告指出,每天食用超过2.5份乳制品(一份等于240cc牛奶),比每天食用少于或等于0.5份乳制品的人,多上34%罹患前列腺癌的机会。
④2003年哈佛大学提出一份长达十八年的护士健康研究,明确地指出,多喝牛奶并不会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骨折发生率。牛奶确实可以补充钙质,但是如果摄取太多动物性蛋白,反而会使牛奶成为加速钙质流失的幕后黑手。
⑤2007年在渥太华举办的世界乳癌医学会,便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发表,因此萨缪尔·艾普斯顿博士更极力呼吁,各国政府应该正视乳牛施打生长荷尔蒙的问题。根据他在实验室中所做的结果显示,注射生长荷尔蒙的牛所挤出的牛奶含有一种IGF-1的生长激素,是导致乳癌的祸首;虽然正常牛奶中也有IGF-1的存在,但IGF-1的数值并没有很高,反之,如果乳牛有施打生长荷尔蒙,则可能让ICF-1在牛奶中的含量比正常牛奶高出40倍之多。
⑥此外,牛奶中含有一种叫做酪蛋白的蛋白质,人体很难将其消化完全,只有牛本身所具备的三个胃能够消化酪蛋白,因而对于牛奶的饮用,并非绝对的必要!如果想喝,也请以一小杯为宜。
⑦当然,如果真要留住骨骼,拼命喝牛奶或是补充钙片等是不够的!还得加上适度的运动,才可真正避免钙质的流失。
⑧因此,牛奶并不是喝的越多越好。除了牛奶之外,在我们日常饮食之中,也有许多食物可以代替,比如豆浆、发芽的豆类可以取代蛋白质;沙丁鱼、海藻及深绿色蔬菜中也有丰富的钙质;尤其豆类是骨骼所需矿物质最好的来源。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加以说明的?
第一段作者陈述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和佐藤章夫的观点有何作用?
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牛奶确实可以补充钙质,但是如果摄取太多动物性蛋白,反而会使牛奶成为加速钙质流失的幕后黑手。
(2)如果乳牛有施打生长荷尔蒙,则可能让ICF-1在牛奶中的含量比正常牛奶高出40倍之多。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01年哈佛大学发表十一年的追踪报告指出,每天食用超过2.5份乳制品(一份等于240cc牛奶),比每天食用少于或等于0.5份乳制品的人,多上34%罹患前列腺癌的机会。文章③④段能否交换顺序,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蓝是月亮追求的优雅
朱成玉
以前,总是喜欢在夜里打开窗子,看一会儿月亮。那时候看月亮,清湛湛的,水灵灵的,仿佛随时可以滴出水来。可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的月亮总是灰色的。是天空不再那么洁净了吧,是浸泡于世俗里的心不再纯粹了吧,又或者,是我的眼睛蒙了一层鸡毛蒜皮的烟火吧。我滴了几滴眼药水,努力眨巴眨巴眼睛,依旧无法把月亮从浑浊里捞出来。
直到,听了妻子和女儿极富诗意的一次对话,我眼里的月亮才变回了最初的蓝。
“妈妈,今晚怎么没有月亮啊?”
“月亮躲到井里洗澡去了。”
“它为什么要洗澡?难道她一直都很脏吗?”
“不,因为它要把自己变得更蓝。”
“为什么要变蓝?”
“因为蓝是月亮一直在追求的优雅(女儿沉默了一会儿,她一定是被优雅这个词给绊住了)。”
“可是,为什么我看到的月亮不那么蓝(这正是我是问题)?
“那是因为你的眼睛擦得还不够亮(令我醍醐灌顶的一句)!
女儿似懂非懂地慢慢睡去,月光从乌云里出来了,透过窗帘的缝隙,慢慢浮上她的脸。女儿似乎感觉到了月光的痒,在睡梦里伸着小手去捉。
妻子轻轻地将孩子放下,盖好被子,慢慢俯下身,亲吻女儿的额头,那样轻,猫一般蹑手蹑脚,仿佛怕惊跑了月光。
我问她为何不把窗帘都拉上,她说,“留个缝儿吧,让月光进来,你看月光多美,女儿一定会喜欢的。”
会喜欢的。在那样的月光里,女儿会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会看到梅花鹿,听到它轻快的蹄子敲击出的乐音;会看到一颗颗小蘑菇,愉快地从地面冒出来,好奇地张望这个世界;会看到静静的湖泊,和那水面上漂着的写满祝福的小纸船;会看到微风中轻轻晃动的灯笼,把黑暗赶得远远……
一刻,我相信,月光不仅仅浮在女儿的脸上,也定会滑进女儿的心里。“就算你拉上窗帘,月亮也在的。”我笑着对穿着蓝色丝绸睡衣的妻子说,“你也是月亮啊,看,你多么蓝!”
在妻子身上,我感觉到,慈爱,会让一个人变得多么优雅!
那一夜,我梦见一个小仙女,蓝色的精灵。她问我,“喜欢月亮吗?”我说,“喜欢,但是它还有点儿不够蓝呢。”小仙女就捣碎了手中的蓝浆果,用力去涂。我笑小仙女的可爱,“那要涂多久才能把它涂得更蓝啊?”
“直到你爱上这个世界。”她说。
感谢这个梦,感谢梦里的小仙女,因为从梦里出来,我真的爱上了这个世界。
而在此之前,我曾一度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因为白天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我身心俱疲,无法独善其身,仿佛涌进一个漩涡,只能不停地跟着俗念,随波逐流。但是从此刻开始,直到死去。我相信我看到的月亮都会是蓝色的,清湛湛的那种蓝,水灵灵的那种蓝。
那种蓝,可以洗净灵魂。
回想那个奇妙的梦,回想那个小仙女,我惊讶地发现,她一会儿变成女儿的脸,一会儿又变成了妻子的脸。有读者读完了全文,觉得文章前两自然段,和文章的主旨并没有什么关系,没必要写,你认为作者安排这两段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又或者,是我的眼睛蒙了一层鸡毛蒜皮的烟火吧。
(2)女儿似乎感觉到了月光的痒,在睡梦里伸着小手去捉。作者描述女儿在梦中看到的月光的美好景象生动形象,请简要分析下面这个句子的妙处。
会看到一颗颗小蘑菇,愉快地从地面冒出来,好奇地张望这个世界。作者为什么说月光“定会滑进女儿的心里”,并认为妻子“也是月亮”,是“多么蓝”的月亮?
文中的月亮、小仙女、女儿和妻子在作者看来,都是“优雅”的,请通读全文,思考文中的“优雅”是一种怎样的修养和品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优雅”的人吧,请简要说说。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1)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2)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3)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4)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
(5)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6)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名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7)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8)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9)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10)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11)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12)傍晚,儿子又推我去广场散步。
(13)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14)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15)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16)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17)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动)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有什么含义。
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吗?
思念吴念真
(1)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好像很喜欢邻座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常常提起她。每次一讲到她的种种琐事时,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发亮,开心到藏不住笑容的样子。
(2)爸妈喜欢听他讲那女孩子点点滴滴,因为从他的描述里仿佛也看到了孩子们那么自在、无邪的互动。
(3)“我知道为什么她写的字那么小,我写的那么大,因为她的手好小,【A】小到我可以把它整个包——起来哦!”
(4)爸妈于是想着孩子们细嫩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样子,以及他们当时的笑容。
(5)“她的耳朵有长毛耶,亮晶晶的,好好玩!”
(6)爸妈知道,那是下午的阳光照进教室,照在女孩的身上,女孩耳轮上的汗毛逆着光线于是清晰可见;孩子简单的描述中,其实有无比深情的凝视。
(7)三年级上学期的某一天,女孩的妈妈打电话来,说他们要移民去加拿大。
(8)“我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有遗憾……”女孩的妈妈说,“如果有,我会觉得好罪过……”
(9)没想到孩子的反应倒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平淡。
(10)有一天下课后,孩子连书包也没放就直接冲进书房,搬下世界旅游的画册便坐在地板上翻阅起来。
(11)爸爸问他说:你在找什么?孩子头也不抬地说:我在找加拿大的多伦多有什么,因为xx她们要搬家去那里!
(12)【B】画册没翻几页,孩子忽然就大笑起来,然后跑去客厅抓起电话打,拨号的时候还是一边忍不住地笑;之后爸爸听见他跟电话那一段的女孩说:你知道多伦多附近有什么吗?哈哈,有破布耶……真的,书上写的,你听哦……“你家那块破布是世界最大的破布”,哈哈哈……骗你的啦……它是说尼加拉瓜瀑布是世界最大的瀑布啦……哈哈哈……
(13)孩子要是有遗憾、有不舍,爸妈心里有准备,他们知道唯一能做的事叫“陪伴”。
(14)后来女孩走了,孩子的日子寻常过,和那女孩相关的连结好像只有他书桌上那张女孩的妈妈手写的英文地址。
(15)寒假前一个冬阳温润的黄昏,放学的孩子从巴士下来时神情和姿态都有点奇怪。【C】他满脸通红,眼睛发亮,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好像捏着什么无形的东西,快步地跑向在门口等候的爸爸。
(16)“爸爸,她的头发耶!”孩子一走近便把右手朝爸爸的脸靠近,说,“你看,是xx的头发耶!”
(17)这时爸爸才清楚地看到孩子两指之间捏着的是两三条长长的发丝。
(18)“我们大扫除,椅子都要翻上来……我看到木头缝里有头发……”孩子讲得既兴奋又急促,“一定是xx以前夹到的,你说是不是?”
(19)“你……要留下来做纪念吗?”爸爸问。
(20)孩子忽然安静下来,然后用力地、不断地摇着头,但爸爸看到他的眼睛慢慢冒出不知忍了多久的眼泪。他用力地抱着爸爸的腰,把脸贴在爸爸的胸口上,忘情地号啕大哭起来,而手指依然紧捏着那几条正映着夕阳的余光在微风里轻轻飘动的发丝。(节选自《这些人,那些事》)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列的仿写。
思念是男孩讲起女孩的琐事时,发亮的眼睛;思念是男孩知道女孩移民加拿大时,翻阅画册的双手;思念是,。请你从文中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我选【】
赏析:读完文章,相信这些人或那些事一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的柔软。请你结合文中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7~21题。(20分)
火锅的分子美食学
云无心
①跟许多著名美食一样,火锅起源于民间。经过多年的演变后,今天的火锅走入了大雅之堂,甚至可以代表重庆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简单偷懒的烹饪方式,火锅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让我们用分子美食学的理论来讨论一下。
②火锅首先需要用高温的油炒制底料。调料中有不同的香味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溶于油。经过高温炒制,那些只能溶于油的香味物质也被萃取出来了。再加上用水煮过之后,水溶性的物质也会溶解到汤里。吃火锅时人体感知的香味是各种不同香味物质所形成的特定组合,就像不同的乐器合奏出的交响乐一样。不同的底料组合、不同的炒制细节,会得到不同的香味物质组成,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风味。
③多油是火锅的特色,也是它被营养学家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油对火锅来说太重要了。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只溶于油,只有油附着在菜上,香味物质才能与人体的香味感知系统亲密接触。另一方面,在水烧开之前,油的存在隔绝了空气,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也使得汤开得更快,而快速加热恰恰是火锅的优势之一。
④提到火锅里的油,就不能不说到老油火锅。客人吃完火锅之后,锅中还有大量的油,这些油经过澄清、过滤、熬制,会回收再用。在食品安全极为敏感的今天,这样的老油甚至可以归为广义的地沟油范围。不说它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许多人心理上就难以接受。在媒体的曝光和网友的口诛笔伐之下,许多火锅店纷纷表态将停用老油。
⑤不过老油火锅可以算是重庆火锅的特色和传统。这不仅仅是减少用油、节约成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味道。许多“地道火锅”的爱好者就认为老油火锅的味道更好,而这并非完全心理作用。在涮菜的过程中,火锅底料中的香味物质会在油里留下一些,食材中也有一些香味物质进入油中,因而老油比新油有更丰富的味道。
⑥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经过传统流程规范回收的老油未必有多大问题,但是老油毕竟是别人吃剩下的回收产物,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无法接受的。在“经典美味”和“心理感受”之间,不同层级的吃货们或许会有不同的选择。
⑦火锅这种就餐形式很容易形成热烈的用餐氛围,对于家庭或是朋友聚会相当适宜。就火锅本身而言,它也有别具一格的吸引力。首先,火锅里的食材通常都是切得很薄,这使它们能够快速熟透,避免了长时间加热破坏食材本身的风味。同时,这些切片的食材面积大,便于吸收汤中的调料,从而更加入味。其次,食材除了吸附香味物质,自身也会有一些香味物质溶于汤中。不同的食材溶于出的香味物质不尽相同,这又会使火锅汤中的风味更加丰富。最后,食物的味道很大程度上来自嗅觉感知,火锅产生的香气分子是挥发性的,烹饪结束之后,那些挥发性的分子会不断散失,而火锅边烫边吃,在食材香气散失之前就已经把它吃掉了。
⑧所以,要充分发挥火锅的这些优势,涮火锅的时候应该是“每次少下,烫熟即吃”。有些人喜欢一次放入多种食材,这样便类似于煲汤,火锅的优势就很难发挥了。
⑨不同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对吃火锅的体验也不无影响。像蘑菇、鱼肉之类的食材,烫熟过程中溶出的主要是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增香的成分;而蔬菜中溶出的是草酸、丹宁、维生素、多酚化合物等等,往往都不是很好闻。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营养学家推荐先吃蔬菜等健康食材,以便控制肉的食用量。不过,这样的顺序会因为蔬菜萃取到汤中的那些成分而破坏汤味儿的醇正,味道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选自2014年4月版《读者》有删改)读完本文,请你简要说说就火锅本身而言,它具有这么大魅力的原因。
文章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结合文章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只溶于油,只有油附着在菜上,香味物质才能与人体的香味感知系统亲密接触。文章第⑥自然段加点词“之一”有什么作用?
以下说法与文章相符的一项是()。
A.火锅起源于民间,吃法奔放,不拘一格,难登大雅之堂。 |
B.营养学家和美食家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对吃火锅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
C.经过传统流程规范回收的老油属于广义的地沟油,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很多火锅店已取缔老油的使用。 |
D.一些人觉得老油比新油更能够使火锅的味道鲜美正宗,是缺少科学依据的,完全是心理作用。 |
结合文章所学的知识,请身为地道吃货的你给外地来的朋友小东子推荐重庆的火锅,并介绍火锅最地道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