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
|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
|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
|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
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马歇尔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18世纪中后期 | B.19世纪初期 | C.19世纪中后期 | D.20世纪前期 |
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
| 年份 |
世界总里程 |
欧洲 |
美国 |
| 1870 |
210 000 |
105 000 |
85 277 |
| 1880 |
373 000 |
169 000 |
144 000 |
| 1890 |
617 000 |
224 000 |
269 010 |
| 1900 |
790 000 |
284 000 |
320 133 |
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
|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
|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
|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后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
| C.对外移民的增加 |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
|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
|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
|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
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
|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
|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
| 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