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 B.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
C.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
A.法律至上 | B.以人为本 |
C.人人平等 | D.天赋人权 |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 B.与上帝直接对话 |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 D.批判神学统治 |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