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 B.关注西方科技 |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 D.坚持“中体西用” |
《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表现》一文中阐述:“19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日益繁荣发达,人们对待生活也日益采取科学的态度,重客体,重自然。其在绘画方面的表现便是重视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以下能体现上述风格的绘画作品是
A BC D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去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下列史实中不能论证“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的是
| A.大规模的垦荒活动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
| B.与美国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经济负担 |
| C.优先发展重工业妨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
| D.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致使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
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每一个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1945年前后,美国充当“增长极”的措施不包括
| A.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美国在世界金融的支配地位 |
| B.推行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
| C.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 |
| D.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主导区域经济 |
下图是1952年刊登在前苏联某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或领地),右上角的CCCP是前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关于该漫画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冷战局面形成 | B.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
| C.美苏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 D.美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
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应当保留”指保持资本主义
②“经济的营运”指市场经济
③“改进和补充”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④“改进和补充”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新模式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