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区域经济组织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下列对此示意图说明正确的是

A.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日益割裂
B.反映了全球闯贸易壁垒日益消除
C.说明世界国家间的政治同盟增多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由此可见通商口岸()

A.不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近代化
B.瓦解了农耕经济与手工业的联合
C.改变了所在区域的城乡经济结构
D.是当时中国对外交流的唯一窗口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②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③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官营制度满足了政府和社会的需求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C.广大农民的贫困使社会需求难以形成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美国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认为:“现代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据此,作者认为应该建立()

A.三权分立结构 B.联邦体制
C.邦联体制 D.责任内阁制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文章(书籍):
①《地理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的民主政体的形成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