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强整:勉强整理。②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此曲题目“九日”指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从曲子中找出相关词语作说明。
这首曲子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写于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
(1)本词最后两句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大胆、巧妙地用“寒”“点”来描述景物,这样是否与整个画面协调,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偶成
(宋)程灏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这首诗在情调上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般写秋日的诗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说明。
(2)这首诗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最喜欢这首诗。请结合诗句内容,指出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精神。

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罗浮翁方纲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①。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②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 半面③尽斜晖。
【注】①钓矶:钓鱼台。②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③半面:山的西面。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被称作是描写瀑布的“神来之笔”,请就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技巧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①,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②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②新丰孤馆:新丰是汉高祖思念故乡丰邑而建的,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宿新丰的旅舍,备受店主人冷落。
⑴请分析这首曲前三句的艺术表达效果。
⑵“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思亲之情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2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22、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3、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