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成都书事(其二)
陆游
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樽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
注:这首诗作于陆游50岁左右,当时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陆游在他幕下任参议官,住在成都,身居闲职。
律诗受格律制约,常常变动词的位置,打破常规句法。请按常规语法,写出颔联句序。
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请简要分析。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未恨”的情感?请加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后边题目。
满江红【金】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在洛阳西巩县。本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当时杜审言随驾在长安。南桥,洛阳游览胜地。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府第在洛阳城西。
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请结合颔联中“徒”“漫”二字对本联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结合任意一联谈谈这种感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坐,只有香如故。
(1)能显示出两位词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什么?
毛词:
陆词:
(2)这两首词各自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毛词:
陆词:

阅读白居易《舟中读元九①诗》,完成题目。
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 ①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照应了怎样的情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可有哪些含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该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有人说“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用得妙,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