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的电位是 。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上图),如果在X处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 ,引起该处膜电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离子内流所致;如果在Y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 。
(2)在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上 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则细胞甲可能是 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 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即__ 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该种调节方式也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该图中的细胞甲代表T淋巴细胞,则分泌物a是 。该图充分说明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下图中A、B、C、D是洋葱根尖局部放大图,E是其中某个细胞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与叶肉细胞相比,B处细胞内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2)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上图的细胞。此处的细胞能产生,其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若用单侧光照射洋葱根尖,则根会向弯曲生长。
(3)E图示洋葱根尖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有关基因,若用15N对⑤号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标记了n个这样的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形成含15N的子细胞数是个。假设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E图中若④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则a、b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
(4)某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洋葱,他除进行充气外,还定期更换培养新鲜培养液,但几天后,洋葱却萎蔫了,这是因为:。
(5)图A、B、C、D所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结构。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4)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3)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5)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
(2)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2个巴氏小体,该雌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一所示;将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二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三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段,细胞中主要的变化特点是。
(2)C组细胞是否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理由是。
(3)图二中,属于精细胞的是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F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段。
(4)获得图二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主要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