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横坐标 |
纵坐标 |
① |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
加入水的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 |
② |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时间 |
红磷质量 |
③ |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
时间 |
二氧化锰质量 |
④ |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
盐酸质量 |
剩余固体质量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C.碱都含有氢氧根,所以含有氢氧根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
C.滤液中一定有Fe2+ |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 NaNO3 KOH MgCl2 | B.Cu(NO3) 2NaCl H2SO4 KNO3 |
C.Na2CO3 NaCl KNO3 NH4C1 | D.ZnSO4 Mg(NO3) 2NaNO3KCl |
下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物质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
A.① 单质、③ 氧化物 | B.① 单质、③ 含氧化合物 |
C.① 化合物、③氧化物 | D.①化合物、③ 含氧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