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DNA是“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以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细菌共同培养,再作观察并分析 |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1P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1 |
如图为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B.该细胞可能来自二倍体动物 |
C.A与a的![]() |
D.该细胞可产生4种配子 |
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
C.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
甜瓜的长蔓与短蔓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下表是甲、乙、丙三个不同纯合品系的甜瓜杂交组合实验:
亲本组合 |
F1 |
F2(F1自交后代) |
表现型及比例 |
表现型及比例 |
|
①短蔓甲×长蔓 |
全为长蔓 |
长蔓:短蔓=3∶1 |
②短蔓乙×长蔓 |
全为长蔓 |
长蔓:短蔓=3∶1 |
③短蔓丙×短蔓甲 |
全为短蔓 |
全为![]() |
④短蔓丙×长蔓 |
全为长蔓 |
长蔓:短蔓=9∶7 |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若短蔓甲×短蔓乙,则F。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全为长蔓 B.全为短蔓 C.长蔓:短蔓=3∶1 D.长蔓:短蔓=9∶7
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系1、酶系2和酶系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是由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
B.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
C.光反应中的光能全部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
D.剧烈运动后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