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山谷中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 型,种群增长率在 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 。
(2)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 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 。
(3)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 。
(4)谷底盆地内人们开辟了多处农田,为了有效防治害虫,专家建议不要连续多年使用同种杀虫剂灭杀害虫,请说明原因: 。
下图为蛋白质工程操作的基本思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蛋白质工程操作思路的过程是________;代表中心法则内容的是________。(填写数字)
(2)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生物学过程的名称或内容: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3)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
(4)从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与中心法则是________的。
下图表示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分子的特定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对DNA进行切割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和乙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coRⅠ、HpaⅠ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和乙经过相应操作均形成两个片段,切口的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甲中限制酶的切点是________之间,乙中限制酶的切点是________之间。
(4)由图解可以看出,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请在“[ ]”内填入图中数字,在“________”上填入恰当文字。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________过程而实现的。
(2)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________(填“结构”)。
(3)纤维素酶在[ ]________中合成,随后在________加工,最后又经[ ]________加工和包装。
(4)在①~⑤中,哪些参与了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______。
(5)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________过程而实现的。
下图表示动物或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在方括号中填数码,横线上填写名称)
(1)其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__图,判断的依据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细胞器[ ]__________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若某细胞同时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结构,则为细胞。
(4)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是[ ]__________。
(5)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6)如果心肌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含量明显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其功能是进行__________呼吸的主要场所。
(7)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这些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共同组成细胞的_____。
(8)在细胞分裂末期,与图中2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如果用一定手段将该细胞器破坏,待根尖培养几天后,观察根尖细胞,预测会出现________的结果。
(9)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10)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除9、11外,还有[]。
(11)如果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该根尖,能测得放射性的结构有[ ]________、[ ]________。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图中__________表示钾离子的吸收过程。。
(2)若图甲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 ]________。
(3)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4)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Na+、K+运输的分别是图中________。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所示曲线。
(5)透析型人工肾中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性。
(6)脑部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所携带的O2进入脑细胞内并被利用,至少需经__________层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