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解读]——友好交往礼为先仔细观察右图,请你回答:
(1)“打、错、啦!下次给我注意点!”漫画主人翁
如此的话语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危害?
(2)请调查找出校园里你周围的同学都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请列举两例)
(3)“讲文明礼貌,建和谐校园”你认为学校和学生分别该做些什么?(至少各写一点)
观看漫画•回答问题
(1)图中的“变”指的是什么?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4条)
(2)图中的“不变”指的又是什么?请你就如何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全面小康与创新]
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请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的社会将呈现怎样的美好蓝图?(举3例,3分)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哪些方面的创新?为什么?(3分,至少三点)
(3)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材料一:“用35年的时间,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开始走向全面小康,这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中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评价说,我们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走了上百年的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材料三: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哪些道理?(三点即可,6分)
(2)针对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两个方面即可,4分)
材料一:“后退哥”: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观看跨年灯光秀的群众发生踩踏事故。在踩踏事件现场视频中,有这样一幕:踩踏事件发生时,前面摔倒的人被后面陆续涌来的人浪压倒,情势失控,呼救声淹没在一片嘈杂之中。眼见人群处于危险,站在高处的几个年轻人开始号召大家齐声呼喊,“往后退!往后退!”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呼喊。
材料二:“致命细节”:经济观察报记者经过采访,第一时间复盘踩踏事件的致命细节,比如:劝不动的外滩成群“跨年一族”、对广场人流毫无概念的家长、没有安排单向通行的狭长楼梯、不懂得避让晕倒者的推挤人群、新旧举办地名称雷同易引混淆、没有周密的公共安全预案、汹涌人潮让规划设计者猝不及防、人群过于密集时未及时疏散现场等等。
(1)后退哥身上体现了哪些方面的正能量?
(2)材料二告诉我们造成踩踏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请你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建议。
播报新闻,传播信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一: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的1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下图为1978—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1)请你从国情教育角度得出图7数据所反映的结论。
新闻二: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从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到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
(2)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我国设立宪法日的现实意义。
新闻三: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2014年10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有人在微信里留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深化改革,就不能实行法治。请运用国情知识辩驳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