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4.2 cm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获得的能量为24 kg,则最少需要藻类       kg。
(3)藻毒素中含有某种神经毒素,能抑制神经系统功能,该物质能够与          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               
(4)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                        ,理由                                     
②现要投喂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这种细胞膜外结构称为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刺激b处,肌肉

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③增多的实例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脂肪肝患者的脂蛋白合成量
(6)正常人③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物质。
(7)①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牛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3)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  细胞,原因是
(4)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    ,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    型。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下:

(1)图中X、Y分别代表何种元素? X      ,Y 
(2)A可分为A1,…,A5,…,其原因从a分析是因为:
;②;③      
从A分析是因为      。从C1分析是因为         
第一节人体某细胞正发生着C1→2C1的变化,则该细胞处于      ;C1→C2的变化叫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内,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设计。

请根据以上思路,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A.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连续培养,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脏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的核质分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2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6)分别观察甲、乙两只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
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