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不久便风起云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材料二:吴恒忠是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村民,儿子车祸去世后。吴恒忠忍着老年丧子之痛,上山开荒种粮,日夜辛劳,节衣缩食,替儿子还债19万元。由于长年劳累,自己落下一身病,但他仍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先后被评为“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第四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共同倡导我们应具备哪一宝贵的品质?
(2)这一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培养这一品质?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培养这一品质?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明理践行】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一:你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自称是你爸爸的朋友。
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二:你在书店购书时,意外发现某出版社发行的作文选中收录了自己的一篇获奖作文。
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三:植树节到了,团支部组织同学们去义务植树。
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四:班级的异性同学经常邀请你周末在公园单独见面。
正确做法:
理由:
“中国梦”是近几年的一个热词。我市某中学九年级(3)班同学围绕“个人梦·扬州梦·中国梦”的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问题。
【聚焦中国梦】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请结合书本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精神”的理解。
【实现扬州梦】
今年适逢扬州建城2500周年,市委书记谢正义发表题为《人民幸福 扬州万福》献词,精辟地概述了扬州人追梦的历程:“2500年来,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的扬州人,凭藉自己的智慧、汗水和顽强毅力,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坚韧前行,在扬州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璀璨文明”。“今日扬州,激情涌动、生机盎然。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定局,现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现代化大扬州的城市格局已经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正日益成为现实模样。”“必须……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扬州篇章。”
实现扬州梦,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至关重要,它需要春风化雨,需要我们传承发展。特约评论员华老师认为:“研究扬州文化,不要只数家珍,汲取2500年优秀文化传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优秀里面,需要眼光向外看,进一步吸收外来文化优秀的东西”。
(2)请你结合书本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扬州文化?
【汇聚个人梦】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梦,也是社会梦,民族梦,百姓梦,中国梦的伟大就在于他基于民生,利于民生,与其说是中国梦,不如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的梦,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3)“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请结合书本知识和自身实际说说我们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自觉服务社会。
材料一:2015年,扬州市开展“城市管理强化年”、“市民素质提升年”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长效常态管理。市“长效办”有“单月测评通报”和“双月点评”,四月份第一次测评,平均分是63分;八月份再次测评,超70分。 (注: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最低分数要求是75分。)
材料二:直面城市文明,市民代表“自我挑刺”,觉得在交通秩序、占道经营、饲养宠物、噪音扰民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为此,市民甲说:“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严惩不文明现象,和那些人讲情义、说道理是完全没有用的”。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请对市民甲的观点加以评析
2015年6月1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强调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
(1)结合表格中的名言警句,请归纳出对应的要培养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名言警句 |
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①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② |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③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④ |
(2)习近平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请结合书本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从小学习创造”?
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
【现场】习近平在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陪同下抵达开幕式现场,共同参观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果图片展,并观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学生汇报演出。学生们用中文演唱的《感恩的心》、朗诵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1)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何意义?
【链接】《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注:这首词是习近平主席1990年为追思原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而作,给古词牌名《念奴娇》增添新的时代光彩。习主席借词明志,写焦裕禄精神对自己的影响,表达执政为民、造福百姓、恩泽万众的理想和宏愿。
(2)透过这首词,可以看出习主席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这对我们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何启示?
【声音】习近平指出,近年来,孔子学院在英国快速发展。目前,英国已经建立起29所孔子学院和126个孔子课堂,数量居欧洲之首。全英孔子学院取得的硕果也是中英人文交流蓬勃发展的缩影。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3)请你为产生更多的上述“化学反应”提两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