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论》问世以后,“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 B.严复的译笔古雅耐读 |
C.维新思想家的宣传推介 | D.书中的思想足以警世 |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 |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
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现象表明()
A.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 |
B.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可自由传教 |
C.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
D.郭士立推动中国报刊本土化发展 |
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①是全国的交通枢纽
②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③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④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清未有官员惊叹:“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而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已职员所涉历,车于陆,舟于水,皆洋式也;酒于觥,肉于俎,皆洋食也;楼其冠,洋其履,德、法其衣裳,皆洋工也。”这一惊叹可以表明()
A.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已经完全欧美化 | B.清政府即将因为腐败走向灭亡 |
C.西方生活方式对近代中国已有深刻影响 | D.晚清革命有了扎实的民众基础 |
传说湖南名士叶德辉写了副对联:“男女平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对这则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此材料最早出现在民国初年 | B.反映了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 |
C.我国阳历是从民国纪年开始 | D.是民国政府对外开放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