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西汉中期的一位学生,想去长安投考太学,那么你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包括
①《诗经》 ②《春秋》 ③《道德经》 ④《礼记》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曾经强调:“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发展增长的基础上达到了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的速度。”从中可看出
A.布哈林反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 B.布哈林主张农业集体化 |
C.布哈林实质上强调“均衡”原则 | D.布哈林拥护斯大林模式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苛政轻的地方易爆发革命 | B.改革一开始就导致革命发生 |
C.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 D.法律制度的改变导致革命 |
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这里所指的过渡期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B.19世纪八、九十年代 |
C.20世纪初的20年代 | D.抗日战争时期 |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名列前茅,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 ②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观察下图,其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经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①处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
B.在②处召开中共七大 |
C.在③处召开遵义会议 |
D.在④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