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在中国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
| B.在杭州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
| C.英国官员在广州与清朝官员协定关税 |
| D.很多中国人在上海投资办厂 |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 C.“大跃进”运动 |
| D.“文化大革命”运动 |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
|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
| 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
材料:老南京阿德师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去外地出差。他出差前,拿了“江苏地方粮票”到粮管所兑换成“全国粮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出门在外的吃饭问题。有一次他出差北京,看中了一段布料,只是付了钱就买了下来,送给他的爱人。阿德师傅家经济比较宽裕,他到发放票证的部门用高价买了一张自行车票。后来,他又从单位搞到一张电脑票。街坊邻居都说阿德师傅是个能人。材料中共有几处错误()
| A.1 | B.2 | C.3 | D.4 |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江南圣地,钟灵神秀,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人才辈出,下列三位在我国近代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④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