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中国的法制建设》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 B.国王掌控实权 |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 D.宪政制度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