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
A.工商皆本 | B.师夷长技 |
C.实业救国 | D.立宪改良 |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美国空军与中国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39名和损失飞机11架的代价,坚持41个月,将约70万吨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战场。这充分说明了()
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最坚定的盟友 |
B.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中国国力的孱弱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低下 |
C.美国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
D.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近代化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对决,战局的胜负对两国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
①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沉重打击
②资金、市场的得失对双方都产生重要影响
③日本的近代化道路更为宽广
④清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成为旅游热景。在楼中珍藏着一部1911年10月16日由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一次以法的宪形式确定下来 |
B.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
C.它的颁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 |
D.它的颁布极大地提升了武昌起义的民主革命色彩和革命意义 |
很多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新内容和新意义。”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指()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B.倡导建立人间天国 |
C.实现了人人平等 | D.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 |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平衡南北政治势力 | B.保证区域公正性 |
C.笼络北方知识分子 | D.维护国家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