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 B.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
19世纪世界强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分析下表,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年)
时间 |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英国 |
9% |
2% |
5% |
19% |
29% |
15% |
美国 |
1% |
8% |
4% |
2% |
17% |
26%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有人说工业革命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在这届博览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西门子发电机 | B.卡尔·本茨汽车 | C.贝尔电话机 | D.莱特兄弟飞机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马克思说:“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认为“现在”商业上的霸权的主要成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殖民掠夺与扩张 |
C.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