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甲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
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⑤的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 (写标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分析乙图,若植物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条件下,将温度从30℃升高到40℃,植物的光补偿点应该 (左移、右移或不移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 。
(3)若昼夜不停地光照,乙图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 ;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小时)光照、12h黑暗,该植物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若该植物在密闭环境中,温度为40℃时,体内最终可能积累 。
(4)下表表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单位是CO2mg/100cm2叶/小时),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合作用速率测量值 (CO2mg/100cm2叶/小时) |
1.0 |
-2.0 |
3.0 |
+2.0 |
5.0 |
+6.0 |
7.0 |
+10.0 |
8.0 |
+12.0 |
10.0 |
+12.0 |
据表推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约是 (CO2mg/100cm2叶/小时),当光强超过 (千勒克司)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开始发生变化。
[生物—选修熟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利用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l)受精卵是胚胎发育的开端,图中的卵细胞达到__________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而精子需经过__________过程才能和卵细胞结合。
(2)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__________。
(3)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__,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
(4)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 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同时,可以通过取样__________进行分子水平的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也可以在细胞水平上通过对__________的分析进行性别鉴定。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
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图23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l)微生物A能分泌纤维素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分解成葡萄糖。
(2)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四类,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微生物A,应采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其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此时其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 法进行计数。某同学用0.1 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平板中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26,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__________个。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B、b这对等位基因控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液变橙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非糯性水稻与隐性个体测交,子代中非糯性:糯性=1:1,由这一结果可知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且该株水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为进一步验证B、b这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用该株非糯性水稻作为材料进行 实验,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还可以取该植株的花粉,滴加碘液,染色结果为__________,也可证明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图甲为某一生物个体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用该生物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得到F1,对F1中的1号和2号个体体细胞中该对等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l)据图甲可判断该个体是__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甲细胞中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导致的基因行为是__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可得如下结论:①甲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杂合子体细胞中的A和a基因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同时表达。
某科研小组对a、b两种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__________。
(2)请据图描述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物质b转运速率的关系:__________;当被转运分子的浓度相等且小于A时,物质a的转运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质b的转运速率。
(3)主动运输与物质b的运输方式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
(4)科研小组又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对照组:加人适量的物质b,测量物质b的转运速率;②实验组:加入等量的物质b和一定量的与物质b结构相似的物质c,发现物质b的转运速率比对照组低,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