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
B.As进入水稻细胞,可能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无关 |
D.P是构成淀粉、磷脂、核酸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
下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
A.图①、图④ | B.图③、图④ | C.图②、图③ | D.图①、图② |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
B.“测交试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D.“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内容 |
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2、4和4 | B.2、8和4 | C.4、4和4 | D.2、4和8 |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时期的叙述中,有一项与另三项的叙述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 | B.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
C.DNA分子的数目加倍 | D.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
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再染色 |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
D.用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