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蒸馏水 |
2 |
2 |
2 |
A______ |
pH=8缓冲液 |
0.5 |
0.5 |
0.5 |
0.5 |
淀粉溶液 |
1 |
1 |
1 |
1 |
甲生物提取液 |
0.3 |
|
|
|
乙生物提取液 |
|
0.3 |
|
|
丙生物提取液 |
|
|
0.3 |
|
总体积 |
3.8 |
3.8 |
3.8 |
B |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颜色深浅程 |
++ |
- |
+ |
C______ |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 ,C的颜色深浅程度 (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 。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5)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图上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直接画在原图上)
(共6分,每空1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________的花粉传授到植株________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
黄色玉米粒 |
白色玉米粒 |
一 |
587 |
196 |
二 |
0 |
823 |
三 |
412 |
386 |
(2)根据实验____,可知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_______ _,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中杂合子占________。
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图是同一地区两块使用不同肥料的农田中每平方米土壤中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调查数据。
(1)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中,常采用 的方法对小动物进行采集,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 。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土壤动物的数量与 正相关,据此推测,土壤小动物大多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两种田地比较,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是 ,理由是 。
(3)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和数量可以评价农田生态环境,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其原因为 。
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我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中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据表中数据回答: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査。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选择地点。
(2)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成分,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此类线虫和表中_______________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___________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cm)土层;②深层土壤中_____________积累较少。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______________,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__________最高。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装置是________,B装置是________。
(2)图中A装置主要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的习性进行采集。
(3)许多土壤小动物不适于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要用B装置采集大量跳虫用于实验培养,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_____(选“干燥的棉花”、“湿润的棉花”、“清水或酒精”,下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的群落。
(3)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
(4)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5)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