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
B.III-3与II-1、II-2、III-1、III-4均为直系血亲关系
C.该家族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于I-1和I-2
D.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1/24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
| D.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 |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
|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
|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
|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已知一条完全标记15N的DNA分子在只含14N的培养基中经n次复制后,仅含14N的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则n是
| A.2 |
| B.3 |
| C.4 |
| D.5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列有关染色体和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和Y两条性染色体上所含的基因数量不同 |
| 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
| 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随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
|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