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都采用样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有利于__________。
(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
(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高等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的细胞变化,请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图示的高等生物个体发育是从       开始的。
(2)由①到②,细胞的体积增大,数目增多,细胞经历了          的过程。
(3)由②到③,由于细胞    ,细胞的            发生了稳定性的差异,细胞的这种变化是基因在机体发育过程中    的结果。
(4)若此过程发生在人体中,则由四种细胞构成组织,如小肠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组成真皮的    、具有收缩特性的    和调节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为证明此现象是纺锤体的作用,利用下列材料,完成实验。
(1)材料用具:洋葱、盐酸溶液(质量分数15%)、酒精溶液(体积分数95%)、龙胆紫溶液(0.01g/mL)、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只作用于纺锤体的形成,对细胞其他生命活动无影响)等。
(2)实验步骤:①材料培养:A组洋葱用________培养;B组洋葱用________________ __培养。
②取材制片:待洋葱根尖生长到3 ~5 cm时,在根长2~3 mm处剪切,然后制成临时装片。
③观察比较:特别注意有丝分裂________期的细胞,原因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果预测:A组洋葱根尖装片中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B组洋葱根尖装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①本实验的主要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做临时装片时,漂洗必须充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组应做________(填“一”或“多”)个装片,因为这样可以__________。

马蛔虫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用显微镜观察其受精卵卵裂装片,请回答:
(1)若马蛔虫受精卵细胞核中DNA含量在细胞周期即将开始时为2a,则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含量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
(2)在下面坐标中,用曲线表示上述的变化规律。

(3)当染色体的DNA含量最高时,在光镜下看到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光镜下,观察到某一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8条,对此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蛔虫的受精卵连续分裂四次后,每个子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
(6)画出马蛔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示意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 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段,分别指出图乙中1~5的名称:[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 图________,消失于图__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
(4)图乙中 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引起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有染色体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条。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乙中的 ____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_______。

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结构中涉及到个神经元,含有个突触。
(2)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_______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
(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_______,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