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W |
B.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
C.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D.Y的氧化物能与Z的氢化物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 |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O2(g)ΔH=-452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
B.下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
从下列叙述中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 B.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 |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 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
反应2A(g)2B(g)+C(g)⊿H> 0,达到平衡时,要使逆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压 | B.降温 | C.加压 | D.增大B的浓度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 B.⊿H1<⊿H3<⊿H2 |
C.⊿H1<⊿H2<⊿H3 | D.⊿H1>⊿H3>⊿H2 |
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的溶液的pH仍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
A.m>n | B.m=n | C.m<n | D.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