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21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重组DNA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2是毒素蛋白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发生的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21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 种DNA片段。过程②需要用到 酶。
(2)假设图21中质粒原来BamHⅠ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变为了另一种限制酶BclⅠ的碱基序列,现用Bcl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则该图21中①的DNA右侧还能选择BamH Ⅰ进行切割,能获得所需重组质粒吗?并请说明理由 。
(3)若上述假设成立,并成功形成重组质粒,则重组质粒
A.既能被BamHⅠ也能被HindⅢ切开 |
B.能被BamHⅠ但不能被HindⅢ切开 |
C.既不能被BamHⅠ也不能被HindⅢ切开 |
D.能被HindⅢ但不能被BamHⅠ切开 |
(4)图22中链是 。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 (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
(5)要想检测导入的Bt毒素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 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蛋白质产品,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如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15 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小麦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15 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min。
塔胞藻(单细胞微型藻类)是水产动物的优质饵料。为探究Cu2+对塔胞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设置了Cu2+浓度依次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养液,每个浓度3个平行组。将塔胞藻分别接种在上述培养液中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后的24h、48h、72h及96h进行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下图甲所示。
(1)在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液进行处理。每次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时,均需做3次重复实验,探究过程共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2)研究人员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未经稀释培养液中的塔胞藻进行计数,计数室内细胞分布见图乙,则培养液中塔胞藻细胞的密度是。下列操作会使计数结果偏大的是。
A 稀释塔胞藻培养液时,未达到预设的稀释倍数
B 对于压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条界线上的塔胞藻,均进行计数
C 塔胞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但每一个小方格内的塔胞藻过多
D 误把死细胞当作活细胞
E 从三角烧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未将三角烧瓶轻轻振荡几次即从培养液的上方取样
(3)实验结论:Cu2+对塔胞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u2+ 浓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强。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是:①在相同时间内,;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4)研究人员推测,水体受Cu2+ 污染和缺Mg2+都可能会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对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设置以下对照实验: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塔胞藻;实验组的培养液依次为。你认为,在短时间内,光合作用生理状况与细胞密度两个指标中,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果蝇同源染色体I(常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对完整翅基因(a)为显性。果蝇红眼基因(F)对紫眼基因(f)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未知。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甲、乙果蝇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1)磷酸与交替连接构成基因的基本骨架。等位基因(A、a)与(D、d)(填“遵循”或“不遵循”,1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甲、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裂翅红眼和。F1翅形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存活的F2中,A的基因频率为。
(3)为确定F(f)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研究人员让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裂翅红眼果蝇与乙果蝇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F(f)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F(f)不位于同源染色体I上。
(4)果蝇同源染色体II(常染色体)上的卷翅基因(B)对直翅基因(b)为显性。同源染色体II上还有另外一对等位基因E与e。基因型为BB或ee的个体胚胎致死。某种基因型相同的裂翅卷翅果蝇之间交配,在以后的传代过程中(子代之间相互交配),未发生性状分离,请将该种基因型果蝇的基因标在丙图的染色体上(标注A与a、D与d、B与b、E与e四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3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C和细胞D的名称分别为。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3)图甲中的A器官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该器官受损后,引起缺乏。
(4)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5)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图乙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
①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用恰当文字和图乙中的符号,写出尿意产生过程:。
②据图乙分析,若外伤引起脊髓胸段截断,将可能随时出现现象,其原因是。
③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某种油菜的黄化突变体叶片呈现黄化色泽。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1)CO2浓度通过直接影响的产生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若适当降低CO2 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
(2)的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突变可能(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另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
(3)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μmolCO2·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
(4)与苗期相比,野生型油菜发育到越冬期时,叶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分别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