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内DNA的合成原料来自于细菌 |
| B.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
|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物质都具有放射性 |
|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个体与含32P个体的比例为1:31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甲与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各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F2中与亲本(甲与乙)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3/8,则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
| A.AaBb×AaBb | B.AAbb×aaBB |
| C.AaBb×aabb | D.AABB×aabb |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品种作亲本,F2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
A.1/16 B.3/16 C.2/3 D.1/3
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 A.YyRr.Yyrr.yyRr.yyrr ;100% |
| B.yyrr ;1/4 |
| C.yyRR.YYrr;1/2 |
| D.YyRr.Yyrr.yyRr;3/4 |
下图是某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比例关系,此时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
| B.等位基因的分离 |
|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 |
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含有4个DNA分子 |
| B.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
| C.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
| D.四分体的形成与DNA分子的复制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