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
A.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 B.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 B.元末明初 | C.明末清初 | D.鸦片战争时期 |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促进移民具有这一趋向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 |
B.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
C.政府对开发西南的有效推进 |
D.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 |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渝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 B.君主集权加强 |
C.内阁取代六部 | D.首辅权力失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