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元 |
明 |
清 |
| 高层政区 |
|
州 |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 A.刺史制度 |
| B.郡国并行制 |
| C.察举制 |
| D.“三公九卿”制 |
汉初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 A.中央机构 |
| B.地方制度 |
| C.皇帝权力 |
| D.根本目的 |
秦汉时期,经常使用的礼仪是朝礼,朝礼又称朝仪,是臣子朝见君王的礼仪,用以“明君臣之义”。朝礼所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形成君臣等级 | B.确立皇权至上 | C.保证皇位世袭 | D.维护君主专制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
|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在现济宁地区设任城县,隶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
|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任城县令 | D.济宁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