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曾借鉴我国科举制度改革文官录用制度,孙中山也曾经十分肯定科举制度,共同原因是科举制(    )

A.以儒学经义作为考试内容 B.便于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
C.有利于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D.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针对的最可能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C.段祺瑞 D.黎元洪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

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A.皇帝统而不治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以法为本” C.“尚贤”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达.芬奇多才多艺,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其作品以女主人公亲切、自然的永恒微笑万古流芳。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 B.人文主义 C.禁欲主义 D.浪漫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