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
C.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此观点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 B.农民封建地租的沉重 |
C.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 |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 |
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时间 |
大事 |
1959年 |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
1961年 |
柏林墙的建立 |
1962年 |
古巴导弹危机 |
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
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
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
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下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