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
价值观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激发起全社会强烈的共鸣。在大中小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兴国之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请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
[精神之钙]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阶段“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珠算成功入遗”等展示中华文化的举措,唤醒我们更加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请你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梦想之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怀揣梦想的广大青少年纷纷以“价值观体”的形式,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请你仿写“价值观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量子信息、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材料二: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年份 |
2008年 |
2010年 |
2012年 |
R&D经费支出(亿元) |
4616 |
7063 |
10240 |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
314045 |
401513 |
519322 |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1.47 |
1.76 |
1.97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据报道,我国每年在餐馆、食堂和家庭中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我国2.5亿到3亿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个数字,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缔造“舌尖上的文明”,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问题:
(1)有同学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舌尖上的浪费是难免的。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你打算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合理消费,延伸“舌尖上的文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纪念日。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分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并提出探究问题。
第一组来到当地政府,看到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在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面对国徽进行就职宣誓:“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依法履职,恪尽职守”。
第二组分头采访了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售盗版光盘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
探究问题: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手持宪法宣誓的依据是什么?
(2)第二小组采访的个案,对法制社会的公民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寨墙、古桥、老井、青砖、门楼、木雕……独特的村落布局、精巧的古朴建筑、传承至今的风俗技艺,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广东省举办“我们的家园——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评选活动,广州市黄埔村、佛山市松塘村、肇庆市黎槎村、清远市南岗瑶寨等被授予“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的称号。
问题:
(1)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2)从传承中华文化的角度,简要回答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刘丽很早就外出打工,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以微薄的收入供弟妹上学。想到自己曾因家贫辍学,刘丽开始资助贫困学生,第一年7个,第二年20个……她还建立爱心QQ群,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刘丽用满手老茧实现了上百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想,而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2013年1月,刘丽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认真履行人民代表的职责,学习宪法法律,进行很多调查研究,将有关农民工生活基础保障等建议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丽被誉为“中国最美洗脚妹”。
问题:
(1)请从角色与责任的角度,分析刘丽为什么被誉为“中国最美洗脚妹”。
(2)刘丽的事迹对我们做负责任的公民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