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辨析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背景材料:网络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题30图漫画《家庭聚餐》反映的是:饭桌上,老人多次想跟孩子们说说话,但孩子们都抱着手机聊天,老人受冷落后,一怒之下离席而去。

请你从孝敬长辈和网络交往的角度,对漫画中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保护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材料一:下面是一份动物灭绝档案:1799年原生活于南非的蓝马羚灭绝;1876年原生活于欧洲的野马灭绝;1942年原生活于印度的红鸭灭绝;1948年原生活于澳洲的袋狼灭绝……
材料二:最近市区内新开一家餐馆。周日,晓丹和妈妈来到这里准备饱餐一顿。走进餐馆,晓丹看到一些大嚼着狗肉、野兔肉的人们,见此情景她们心情有些沉重,不约而同地走出了餐馆。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除了上述材料中的不和谐因素外,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音?请列举三例。
(3)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物种保护做些什么呢?

珍惜爱护生命 实现人生价值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董明,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她不仅用10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进入武汉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还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创办免费心理咨询机构,用残弱的身躯践行了“热爱生命、创造价值”的人生信念。她最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

(1)董明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了解了董明的先进事迹后,你打算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维护集体荣誉 树立集体观念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获奖后谈感想时,他说:“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比如以小麦远缘杂交研究为例,小偃4、5、6号是20年前在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时完成的,完成人就有10位,还有当时研究所支持和为这项工作服务的所有同志;另外,小偃54和小偃81是我1987年回到北京后,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也是集体成果,所以我说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振声的这些话说明了什么?
(2)作为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8分)

【环境现状】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看了这一新闻报道,你有何感想?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倡导低碳经济,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探索环保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2)倡导低碳经济符合哪一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低碳中国】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推广节能空调500多万台、高效照明灯具1.5亿只;继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森林88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
(3)从材料中可看出我国在实施什么国策和战略?我国在构建哪两型社会?

2009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60华诞。60年来,我国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1)简要说明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3)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铸就的伟大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丰富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
请回答: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怎样去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