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注,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压金线:刺绣的一种方法。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贫女道出了自己于待嫁之年打算托付良媒,考虑到家境贫寒却更加伤感的境况。 |
B.颔联表现贫女期待有人能够欣赏她高雅的格调,能够和她一样乐于过简朴的生活。 |
C.颈联写贫女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不会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迎合流俗。 |
D.诗人塑造贫女的形象,没有借助景物描写,而是直接通过相貌衣着和神态举止加以刻画。 |
下列诗句所抒之情与本诗“自伤”的情感相近的两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C.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D.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离骚》) |
E.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近代俞陛云评价本诗:“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诗境浅说》)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以上评论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作为一首边塞诗,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意象回答。
“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抒发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前三句景物描写对这种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词句句写景,无一“情”字,但句句有情,这是什么写法?请指出本诗抒发的情感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歌抒发的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诗结合意象,分析前两联的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作为格律诗,这首诗在对仗方面有什么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开头两句描写了山中景象的什么特点?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空”字。
从意象入手,分析中间两联的内容和情感,并谈谈你对这两联写作技巧的理解。
尾联运用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小圣乐
元好问①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②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 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是金元之际著名的文学家。②海榴:石榴。
(1)“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
(2)作者在这首散曲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