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宋)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玉楼春 (宋)吴文英
红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注]①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中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② 吴文英一生未第,以布衣游幕终身。本词是写给词友吴见山的唱酬相和之作。③大白:酒名。
两首宋词的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两词都以大雁自比,都借      
    的大雁,言自身           的情感,寄喻形象得体。(请用概括性词语回答。)
两首诗词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说明。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送崔子还京
岑参 (唐)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①此诗作于西州。西州属于唐朝北庭节度使辖区。此诗应是诗人在北庭任职时所作。②交河:指河的名字。
第二句中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里题诗泪满衣”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行香子 (宋)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与好友知府陈襄同去郊游。
本词多用忆旧和写今的穿插对比,且勾勒自然。请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今昔转换的过渡句。
上阕:下阕:
结合全词,简析“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长安。②牙璋:皇帝调兵的信符。③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人要塞。
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诗歌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联系全诗内容,试评价一下作者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
词的最后两句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清 平 乐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你认为这首词景的描写与结尾情的表达相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