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
A.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
B.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
西方史学史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所说的“读者”主要是指
A.官僚阶层 | B.城镇居民 |
C.知识分子 | D.乡村农民 |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对这种现象最理性的分析是
A.中国迷信思想非常盛行 |
B.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 |
C.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D.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依靠科技 |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哥伦布交换”,玉米从美洲移植到其他大洲。这一作物种植经验可能记载于
英国哲学家指出: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反对信仰耶稣基督 |
C.否定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 D.否定了神学世界观 |
2014年4月16日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
A.泰勒斯 | B.苏格拉底 |
C.普罗泰格拉 | D.亚里士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