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所说的“读者”主要是指
A.官僚阶层 | B.城镇居民 |
C.知识分子 | D.乡村农民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
C.开创斯大林模式 |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
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期间完成的田纳西水利工程。这一工程的兴建是罗斯福新政哪一措施的体现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B.调整农业生产和产品结构 |
C.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
D.兴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 |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 B.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的普遍繁荣 | D.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在美国风行 |
下列有关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他是苏联共产党第一任中央总书记 |
B.他领导了苏联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 |
C.赫鲁晓夫改革的重心主要在农业领域 |
D.赫鲁晓夫改革后来转向政治领域 |
1921—1925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 B.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
C.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 D.有利于苏联社会政治形势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