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本天皇1937年9月2日发出的《宣战诏书》称:“今朕之军人,正排除万难,发扬忠勇,只为促进中华民国醒悟,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别无他意。朕期望帝国臣民鉴于今日之局势,忠诚奉公,同心协力,以襄助达到所期之目的。”这段话最能证明的是

A.天皇是日本人的神圣偶像 B.天皇统帅着忠勇的日本军人
C.天皇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负责人 D.天皇为东亚和平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国民革命北伐的需要

中共“二大”宣言:“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共

A.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了赵家楼后,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因此他坚持“我愿意学生事件僻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屈尊判服罪。”以下最符合梁漱溟观点的是

A.学生的行动是爱国的,曹、章罪有应得
B.学生的行动是错误的,曹、章有人身自由
C.学生的行动是犯法的,应该接受法庭的严惩
D.学生的行动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行为上是犯法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