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但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各省之间极不平衡。以下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3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直隶 |
山西 |
陕西 |
河南 |
广西 |
贵州 |
云南 |
175 |
154 |
108 |
77 |
3 |
4 |
6 |
3 |
1 |
2 |
①沿海省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②地理上的方便
③近代沿海一带开放较早,人们的观念相对先进
④近代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有更强烈的救国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可见他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
B.恢复欧洲人在世界上的优越感 |
C.增强欧洲同美苏抗衡的力量 |
D.摆脱美国的控制 |
根据全俄舆论中心在2011年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前夕的调查显示,42%的被调查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起了主要作用,对戈尔巴乔夫最激烈的批评来自俄共,他们一直将戈尔巴乔夫作为社会主义的背叛者、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以上看法是
A.正确的,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
B.片面的,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 |
C.错误的,叶利钦才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
D.错误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下面是苏联l961--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表。
1961—1965年 |
1966一l970年 |
1971—1975年 |
1976—1980年 |
1981—1985年 |
6,5% |
7.8% |
5.7% |
4.3% |
3.6% |
造成苏联25年间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D.冷战扩军备战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
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是坚决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阻碍机制,建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②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③制定经济发展“加速战略”
④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积极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