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这段话意在说明( )
|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 |
| 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
|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
|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 |
德、意、日的勾结是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这种需要主要是指
| A.反共反苏 | B.摆脱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
| C.信仰法西斯主义 | D.挽回一战的损失 |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青年大量参军,母送子、妻送郎的场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 | B.日本人爱国热情高涨 |
| C.日本本国利益受到威胁,保家卫国的需要 | 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 A.《辛丑条约》 | B.《凡尔赛和约》 | C.《开罗宣言》 | D.《波茨坦公告》 |
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放弃中立,参加一战 | B.召开华盛顿会议 |
| C.签订凡尔赛和约 | D.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 |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这反映了德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 A.极端民族主义盛行 | B.军国主义盛行 | C.崇尚和平 | D.强权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