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
|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主 |
|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 C.重视灌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
| D.重农的结果促进了我国古代历代经济的发展 |
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
| 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 B.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
| 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 D.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
|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
|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实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
|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
|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
|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
| C.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 D.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