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20世纪初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南京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给予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请回答:
(1)“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与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两个事件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各是什么?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4)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有何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实录》
(1)材料一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什么?请你根据材料二归纳清世宗(雍正帝)的观点。
(2)尽管封建社会长期推行抑制手工业的政策,但还是取得了辉煌成就。请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成就各一例。
(3)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顾学杰《王权还是共和?保守还是激进?——试论克伦威尔的政治观》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对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所起的积极作用,你又如何理解克伦威尔“对未来则是保守的”?
(2)材料二认为“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与孙中山在政治制度的除旧布新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4)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分歧很大,褒贬不一,而对孙中山的评价则是一边倒的赞美之词,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其原因。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司马迁说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指的是什么?(2分)
(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主要有哪些不同?你怎样理解“(唐太宗)自古功德兼隆”?(5分)
(3)与唐太宗相比,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清史稿》认为(康熙年间)“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你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3分)
(4)由上述帝王的主要活动,概括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长达三年的战争中,尽管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拥有本土作战的优势,最终却一败涂地,被迫退出一部分侵占的土地。结果伤亡30万人,接受苛刻条约。
材料二“黑船事件”:佩里舰队叩关,日本开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日本改革的不同的历史原因。(4分)
(2)俄、13两国的改革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试结合两国改革的有关史实分别说明。(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诸子集成》
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500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 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根本原因。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当时生活在秦国的平民和雅典的公民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分析其共同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