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两幅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下图是展品之一《花瓶边的男人女人,半身像》)。不少观众都在毕加索面前败下阵来,直呼“看不懂”,觉得沮丧,摇着头离去。与之相似,下列西方艺术作品中观众最可能“看不懂”的是
| A.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 |
| B.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
| C.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 |
| D.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
|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
|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
某中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在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价时,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
观点,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甲: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
| B.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
| C.丙: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新思潮的萌发 |
| D.丁: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
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首,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
| A.人文主义 | B.仁爱精神 | C.尊重人性 | D.个人主义 |
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①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 与当今“以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③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④ 强调了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下图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诗文“隐居九疑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观察此图你认为这幅图文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 A.儒家思想 | B.墨家思想 |
| C.道家思想 | D.宋明理学 |